现实中,如何对待工作岗位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。在基层宣传干部周恩义看来,一个党员干部对职务应该淡定,对名利应该淡漠,但对事业要充满激情、保持干劲,时时用“无功就是过,庸碌就是错”来鞭策自己。
正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,周恩义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扑在事业上,一门心思要把工作做好。身体伤残击不倒他,家庭负担拖不垮他,名利诱惑绊不住他,任务繁重难不倒他,周恩义每走一步都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闪光足迹,硬是把有些人看轻的基层宣传工作干得风生水起,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。
岗位可以平凡,但业绩不能平庸,像周恩义这样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。但也有一些人奉行“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”的人生哲学,他们无心干事、无力作为,工作四平八稳、看摊守业,满足于应付了事、过得去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惯于当“太平官”、“清闲官”。这不仅自损形象,而且误事殃民。
清代纪晓岚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讲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。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,所到之处,只饮一杯清水,可以无愧于鬼神。阎王笑道: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,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,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,连水都不用喝,岂不更胜于你?官员不服,辩解道:我虽无功,但总无过。阎王怒道: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,该办的事不办,该断的案不断,岂不是负国负民,无功就是过啊。
这则寓言很值得我们深思。在其位谋其政,有位当有为,这是基本的政治伦理。对照现实,一些干部出勤不出力、出力不出绩、谋人不谋事,遇到矛盾绕着走,见了困难就低头,什么事也干不成,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,像木偶一样成了机关里的“摆设”。这样貌似好人的不作为干部,表面看风险不沾边、问题不沾身,看似“成熟”,实则庸碌无为、失职失责,非但群众不认可,事业发展更难以容许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占着位置不干事,拿着俸禄混日子,就是为官者的失职。这不仅是事业观和价值观的问题,也是职业操守问题。细探究竟,或因怕多干事会出差错、添乱子,甚至掉帽子、丢位置,患得患失、畏首畏尾,缺乏干事创业的担当与勇气;或因进取精神不足,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,总把眼前之利看得太重,把长远发展看得太轻,小进则满、小富即安,缺乏赶超跨越、追求卓越的劲头与朝气。
小平同志曾经说过,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,不干,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。当前,改革已进入深水区,发展正处在攻坚期,许多新旧难题躲不开、绕不过、推不掉。与改革的破冰期相比,今天我们面对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,更加需要“冒”的精神、“闯”的劲头,需要一大批勇于担当、敢于负责、善于开拓的党员干部,不断攻坚克难,在实干中创造业绩,在实效中体现价值。
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。对为政者而言,心态决定状态,状态决定业绩。把时不我待的紧迫感、清醒忧患的危机感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感注入心中,才能远离“公堂木偶”的工作状态,珍惜岗位、奋发有为,真正把心思用在谋发展、干实事上,做到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。